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夏凡 通讯员 谭雄虎 湛沛洁)灾情就是考验,汛情就是命令。近段时间以来,汨罗市教体局工作人员和各学校教师才下考场,又上“战场”,在防汛抗灾中体现责任担当。
轮班值守,我在磊石垸保卫家园
“周主任,我们发现一处险情,现已安插小红旗。”“迅速上报指挥部,马上处置。”教体局防汛调度群内,一组简短的对话格外引人注目。
受强降雨影响,磊石垸水位急剧上涨。6月28日,市教体局接上级紧急指令迅速制定防汛轮值安排表,安排机关支部党员和各学校教师共155人,由各单位领导带队,分批次、全天候驻守巡查磊石垸汨北村汨岳段堤坝。
“堂客你放心!只要我们还在,大堤就一定安全,你去安心睡觉,我来保卫家园。”局机关干部、原磊石小学校长朱新平轻声安慰完妻子,披上雨衣,开始了又一轮巡堤工作。
闻“汛”而动,驰援队伍紧急集合
7月1日22时55分,汨罗市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从二级调整为一级,全市主要河流、堤垸水位均发出超历史最高水位预警。
7月2日凌晨0时28分,市教体局、市一中、市二中、市三中共100名党员、教师接到上级指令,迅速集结,赶赴罗江垸抢筑子堤。“同志们,汛情就是命令,洪峰即将在今日早上6点到达罗江垸,请大家务必在洪峰到达前完成目标任务!”
在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楚军的号召下,在场人员自觉认领任务,迅速行动。雨水与汗水交融,铁锹与地面摩擦,鹅卵石入袋的撞击声此消彼长。
“快点,再快点!”负责搬运的同志在现场不断催促,又似乎是在给大家伙加油打气。大家在雨中踩着泥水,将几十上百斤的沙袋搬运、码放到位,筑成子堤。同时,罗江镇各学校全体管理人员在堤垸另侧积极配合公安干警、政府干部开展群众撤离工作,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6时许,天色微亮,经过数个小时的艰苦奋战,一条长近800米的子堤顺利修筑完毕。
敞开校门,全力安置受灾群众
7月1日,汨罗江洪峰肆虐,长乐镇沿江及低洼区域成为灾区,百姓们紧急踏上转移安置之路。来不及转移的群众该去哪?在这危急时刻,长乐镇教育党总支迅速行动,将地势较高的长乐中学和中心小学变为受灾群众的“临时家园”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。
自受灾群众安置点设立以来,两所学校的教师便开展了24小时不间断的后勤服务工作。他们分工明确,各司其职,有的负责统计受灾群众信息,确保每位群众都能得到及时安置;有的则忙于为受灾群众搭建和整理临时住所;还有的准备卫生防疫工作,每日对安置区域进行全面消毒,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。
据统计,截至7月4日,长乐中学安置点已累计为超过600名受灾群众提供了食宿保障,有效缓解了当地安置压力。
齐心协力,共助校园“褪黄返绿”
7月1日下午,湄江水位急涨,洪水快速漫过街道,“攻入”新市街小学,受灾面积达1.4万平方米。
7月3日凌晨4点,洪水退去。上午8点,学校教师、学生家长、政府干部、消防救援大队成员、交警二中队全体干警和八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纷纷赶到学校,组建临时灾后重建队伍,对校园开展排渍清淤工作。一寸一寸洗,一铲一铲清,烈日让众人汗湿了背,但无法减轻大家让校园“退黄返绿”的决心。
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。大家的义举深深感动了我们每一名教师。”该校校长张镇波表示,将以最快速度完成灾后重建工作,到时候等待孩子们的,还会是那个美丽的校园。
目前,该校已完成超700方淤泥清运工作,被洪水肆虐过的校园面貌已得到基本恢复。
一审:柳勤进
二审:游 岚
三审:谢 江
责编:游岚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好评中国丨15元“良心盒饭”彰显流动车厢的温情
好评中国|铭记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
好评中国丨“两山”理念,从理念之光到实践之境的文明跨越
今日辟谣(2025年8月18日)
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
壹视界·微纪录片|余村二十年的绿色蝶变
学习手记|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——读懂“两山”理念的天下情怀
看见美丽中国丨全链条保障“变废为美” 看垃圾分类的“厦门经验”
下载APP
分享到